3773考试网 - 招聘求职 - 正文

求职怎样应对黑中介

来源:中国青年报 [2010-11-25] [微信公众号查成绩:]

“急招国庆兼职手机促销员(8人),要求:吃苦耐劳,有责任心,男女不限,有促销经验者优先!可以发信息联系。工资:80元/天+提成,时间:周六、末,可长期做,联系人:陈小姐。”

江苏扬州某招聘网站上的这则信息,让许多希望勤工助学的大学生蠢蠢欲动,但下面用户名为“GUIDE”发的回帖,则给同学们提了醒:“此号码多次发布虚假信息,请不要相信。”

近日,一个昵称为“GUIDE”(中文意思为“引路人”)的网民,活跃在扬州各大兼职网站上,处处留下对兼职信息的评价。记者找到了这名网友,意外地发现,“GUIDE”不是一个人,而是由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7名大学生组成的“兼职就业打假联盟”。他们这么做,是为了替扬州的大学生分清兼职信息的真假好坏,避免上当受骗。

创意来自受骗后

“兼职就业打假联盟”(以下简称“打假联盟”)的发起人、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康洁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,成立“打假联盟”的创意,来自她们自己受骗的经历。

“打假联盟”的7位成员,都有被中介坑骗的经历。在大一的时候,康洁就试着找兼职。学校里和网上的招聘信息不少,可找过去,对方都是中介,最后没有办法,只能找了一家中介。中介公司的办公室是一间很狭小的屋子,康洁发现里面只有几个工作人员,连营业执照也没看见,但中介费一张口就要150元。“那里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有很多成功案例,可以提供很多好的工作机会,我相信了他们,就交了钱。之后中介通知我去工作,但介绍的工作单位一直把我推来推去,那时才发觉自己被骗了。”大一时,康洁涉世未深,没敢去要求退款,只能忍气吞声。回到宿舍一问,才知道宿舍里4个人中,就有3个被黑中介骗过。

这次事件对康洁的震动很大,损失了中介费不说,工作也没干成。就在这时候,她了解到,不少同学也有相同的遭遇。

“打假联盟”成员陆洋是康洁的同学,她同样有不愉快的兼职经历。陆洋为了找兼职,曾经去过一家中介公司,中介公司以会费为名,收了80元,给她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。但这份家教工作与陆洋的要求相去甚远,对方家长也不太满意,做了一天就辞掉不做了。“中介公司不肯退费,还说再交30元,可以再找一份工作。我当时担心,没赚到钱又倒贴一笔,就又交了30块钱。等了很久后,才接到中介公司的电话,那时已经忙着期末考试了。除去中介费,自己没赚到什么钱。”因为先前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,陆洋后来找兼职时变得慎重了,打电话会先问是不是中介,打了十几个电话,也只找到一家自称不是中介的单位。可是和班上同学一说,才得知那家公司也是中介。陆洋不禁感慨道:“兼职难找啊,基本上都被中介公司垄断了。”

另一位成员朱鑫是康洁的师妹,与陆洋一样,也吃过中介的亏。共同的不愉快经历,使大家有了共鸣。今年9月初,康洁、陆洋、朱鑫3人商议,成立一个“兼职就业打假联盟”,去揭露打击黑中介。听说她们的这个提议,另外几名有过受骗经历的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加入进来,于是,打假联盟宣告成立了。

曝光黑中介,让同学们少走些弯路

据了解,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在空余时间找个兼职,一来有收入,二来可以积累工作经验。正是摸准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,一些中介打起了学生的主意。“现在充斥在校园和网络上的兼职信息,几乎都被中介垄断了,想自己直接找雇主,根本不可能。”康洁说,不少招聘信息还是黑中介发的假信息,打着高薪、非全职、“某某知名电器”等旗号,骗大学生上钩。交钱不久,对方就消失了,令本来就经济窘迫的同学雪上加霜。

“成立这个联盟,就是为了给黑中介‘曝曝光’,让同学们少走些弯路。”康洁说。目前,“打假联盟”的核心成员是康洁等7人,她们在各大论坛和兼职网站上注册了“GUIDE”这个账号,每个人轮流值班一天,负责核实当天更新的信息的真假:通过打电话核实招聘信息,询问与中介有过合作的同学,来确认中介可信度,有时还会亲自去探访中介门店。

微信公众号查成绩: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,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;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fjksw@163.com,我们将会及时处理。

您可能喜欢的文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手机版

版权所有 © 2004 - 2018 3773考试网(琼ICP备12003406号)

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,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: